百年党史,百年征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4月24日下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人民网开展“四史”讲堂第一讲——“同上一堂党史思政大课”活动。welcome欢迎光临威尼斯公司党委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积极组织全体师生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观看课程直播,共同聆听这堂别开生面的思政大课。
此次党史思政大课由北京师范大学赵朝峰教授、武汉大学卢勇副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何畏教授共同讲授,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引导广大青少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课程结束后,学院师生们纷纷谈感想、谈收获、谈体会。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杜仕菊教授强调,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立足高校实际、守正创新,充分利用各类多媒体平台不断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高度”、“深度”、“广度”、“效度”,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奋力开拓新征程中实现新作为。一是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把学习党史提高到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地位;二是准确把握要义,着力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度”;三是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生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理论,从而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四是要学深悟透,也要践行做实,要紧密联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结合起来,与全方位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结合起来,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结合起来,在学习党史中体悟党的初心和使命,在深入思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在领会运用党的创新理论中推动工作。
学院党委书记陈俊傲也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也是党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深入学习党史、研究党史、将党史融入思政课与马院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高校马院和思政课教师的崇高使命和重大责任。
副院长徐国民教授指出,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一百年。今天,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党的百年新的历史起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强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落到了当代大学生的肩上,这是时代对人才的呼唤。作为思政课教师,在大学生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进一步增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思政课教师和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为此,我们一定要深入挖掘和整理百年党史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大量的鲜活素材,尤其是要进一步研究和揭示百年党史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进行教学,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院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刘芳副教授表示,今天的“全国大学生同上党史思政大课”,以问题意识为导向,通过对一些大学生的采访,让我们充分了解青年大学生对于当下问题的关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为鉴,通过对“四史”学习,充分理解历史,从而启迪今天,昭示明天。三位教授分别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与传承的百年历程”三个主题详细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关联。不仅从理论上充分证明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而且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现实案例来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源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今天的青年大学生,身处盛世,但也肩负重责。以史为鉴,才能知得失;不忘初心,才能砥砺前行。
形势与政策课教研部主任、青年教师张弛认为,通过对党史思政大课的学习,深感自己作为思政教师仅仅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还远远不够,更要在讲堂上将党的光辉历史常讲常新,引导青年学生从中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推动红色基因、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研部主任米丹副教授也谈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她表示马克思曾特别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基于时代、历史和实践的必然选择,是合国情、顺民意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批判和超越的学说,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的学说,是人类真正解放的学说。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始终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带领中国人民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铸就百年辉煌与成就,才得以使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之林。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唯一选择。
学院院长助理、青年教师丁业鹏在听完三位教授的课后,也感受颇深,尤其对赵朝峰教授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创造的辉煌成就及启示”这一主题印象深刻。一百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中国更是在光伏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面板领域等高科技制造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中国智造”硕果累累。在文化、外交方面,中国一贯秉承了“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的追求,中国的崛起可以为创造更好世界秩序贡献力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刘震宇副教授也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表示回观我党100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之路,历经了沧桑坎坷,也走过许多弯路,但是我们的前辈们从来没有放弃过,直到最后的胜利。这一切无不证明了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强,我党已经走过了100年辉煌的历程。从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都面临两大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富强。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现实,同样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更好的看清前进的方向。学好党史、用好党史,应该做到两个“牢记”和两个“必须”。两个牢记即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如果失去了理想信念,就失去了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前赴后继、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目标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从灾难贫穷走向光明和富有的生动教材。中国共产党党史记载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每一时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发展历史。历史是始终贯穿于发展之中的。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住今天,把握住今天才能创造更好的未来。作为从事《纲要》教学的思政课教师,在大学生立德树人的工作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落实教学的宗旨,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部主任、青年教师刘捷也获益匪浅,他从三位主讲人入手,谈论了自己的体会。首先,赵朝峰教授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为题,从“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创造的辉煌成就及启示”这两方面出发,联系党史、解读当代。从李大钊等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党员事迹,以时间为线、人物为点,充分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创造辉煌成就的启示。其次,卢勇副教授以“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题,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四个阶段的主要成就进行了梳理,从近代鸦片战争以来的救亡图存,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的提出,利用郭沫若的《新华颂》等例子,一步步引导听众理解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之间的关系,并归结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最后,何畏教授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与传承的百年历程”为题,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敢闯敢试再出发,一棒接着一棒跑”,对井冈山精神、特区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中国精神”一一进行了阐述,让听众真正理解了毛泽东主席所说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刘捷表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听了这三位学者的讲课,使其对如何从党史的历时性梳理中凝练典型例子有了更深的体悟,也让他对如何将党史内容融入自己所教授的《思想道德风尚与法律基础》课程有了更深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主任汪帮琼等教师们也谈论了各自的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习近平关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论述,关于如何评价党的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深刻论述等,都给我们深刻的思想启迪。群众路线包含着丰富的意义:在价值取向上,强调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方向,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幸福生活。在领导、决策方式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新的形势下,依靠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实现党的目标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是在科学地批判和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创造的。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从而指出社会发展的方向。任何一个阶级的解放都是和全人类的解放是一致的。在奴隶制社会,奴隶主靠占有奴隶的身体自由来获取利益。地主靠部分的占有身体和垄断土地来获取利益。资本家通过垄断生产工具来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从而取得利益。所以,资本家,工人是人类社会的最后一种剥削者和剥削对象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不仅对社会结构的一般原理进行了探讨,而且对旧中国社会结构从宏观与微观等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宏观分析便于把握旧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与主要矛盾,以为中国革命的依据,另一方面阶级分析便于找到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与革命对象。总之,分析中国社会结构的现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硕博士和习研会的同学们认真聆听了三位教授的课程后,一致认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积极主动学习党史,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深刻认识到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深刻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刻认识到党在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时代价值。同时,要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做好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welcome欢迎光临威尼斯公司全体师生与此次党史思政大课三位教授共同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与苦难交杂的历史,在日后的生活中也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